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旅行,在人生的路上


來到吉貝,每一天都在感受與探索。那種感覺有點像旅行,旅者打開了身上的每一吋細胞,五感盡開,每一件小事都可愛的令人驚喜,因此,才會有小道報的出現。


在這裡,題材是不缺的,還有很多好玩的事停在腦袋瓜,等著被書寫出來。除了小道報的輕觀察,這裡讓我們學到最多的,往往是當地人的睿智話語、或是親眼看到環境變遷、閒置空間廢棄、離島處境、文化資產荒廢所產生的各種反思。這讓我在脫離了研究生生活後,好像又重新入了田野。然後,在很多想得快破頭的時間點,發現,原來,這裡給我的,比我想像中的還多。

不時,都會有新的觀點植入、刺激,然後生根。讓妳發現,在封閉的小島上,其實是可以很開闊的。那開闊的原因,不在遼闊的海洋、島民的樸實、生活的簡單,而在於正走著一條和過去不同的路。

如果一直待在城市,即使從台北、新加坡、東京、到紐約,其實都只是在同一種進步或文明的思維裡,越往極端裡去;反過來說,如果從小到大都只待在吉貝,那也只是自我侷限了眼界。

開闊來自於,將自己放置在和過往完全不同的思維與經驗,在兩相對照或互相的辯證裡,更加認識了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這樣說來,封閉其實不是一種地域或開發狀態,而是一種個人的停滯不動,是個人長期在一種思維狀態裡的線性前進。不管是往更進步的城市或更偏遠的鄉村,如果只往同一個方向走,就永遠學不到另一個世界的觀點與視角。

偏遠,是從城市的角度來看的;開闊,可以從任何時候開始。開闊與封閉永遠不該是客觀的地理判斷,而是主觀的經驗感知。

如果時機還沒到可以成行的時候,就從當下做起。利用下班時間去學點新奇的東西;閱讀完《遠見》後,翻翻《破報》或《苦勞》;要不就是趁著假日,到完全不一樣的地方走走。

這樣,才有機會認識另個世界,也看到另一種面貌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