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我的印度朋友(上)


你心目中的印度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是猜題節目裡人人皆想一緣富翁夢的解脫貧窮
還是寶萊塢的歌舞片或商業雜誌下的金磚四國

地理上的印度,坐飛機,六小時可抵達;心理上的印度,像一個神秘的國度,除了電影、舞蹈、宗教外(即使這些我們都所知甚少),他還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有禮、熱情的印度朋友
昨天受邀到C的鄰居,一個印度的朋友家裡吃飯。這頓飯約了好久,起先,是在某一個週末,幾個印度朋友在午餐時分煮了豐盛的菜肴,等著我和C回家時,邀請我們一同用餐。但住在台北的我們,幾乎餐餐外食,尤其周末,常一睡醒就往外頭跑,吃飯時間很自然的就在路邊攤或館子裡解決,用餐常是行程的一部份,或是讓行程更加流暢的地點選擇。不像我們的印度朋友,餐餐一定自己煮,即使在實驗室待到三更半夜,也會撐著眼皮在半夜好好的煮一頓晚餐,寧可不要睡眠也不願犧牲自己的胃。

撲了個空後,印度朋友Sanker學了乖,特別和我們約了天晚餐。印度人和台灣人不同,台灣的鄰人見著了,不是互不相識,就是點頭微笑。我們和印度朋友剛開始其實也不相熟,僅是因為他們和C住在對門,見過幾次面而已。但每次只要在巷口或是路上碰到,他們必定跑來打招呼,閒聊幾句,印度人之於我,是熱情、有禮的。

他們多來台做博士後研究,每個都像來來去去的過客,對門的房東遇到這群人可輕鬆了,一個離開,必定會找另一個同樣來自於印度的朋友接替,加上他們要求的又少,椅子、櫃子壞了全都自己修,房東只要每個月刷本子看錢有無進帳即可。

到印度朋友家作客
拖C的福,這一兩年碰過不少印度鄰人,每個都是一樣的熱情。見了面,必定詢問你吃飯了沒?最近好嗎?

邀約吃飯的當天中午,C跑去敲門詢問確切的晚餐時間,正好碰上他們正在吃午飯,就被很大力的邀請了進去,到了真正受邀的晚餐時間,我和C又再度登門拜訪,一天吃了兩噸印度人的餐食,嗆辣中充滿熱情,也難怪平日總習慣外食的C,隔天一早便拉了肚子。

我們早就被台北養成了虛寒體質,和朋友邀約,大多上餐館吃飯。忙的常常是要挑哪一間體面、好吃的餐廳?吃的滿嘴肥油,花了大把銀子,卻把胃弄得更虛寒。在城市忙碌的生活裡 快樂的相聚有時得靠金錢或美食指南來堆疊。

平日的虛寒,一碰上印度朋友的真情邀約,道地的印度食物、絕對的手工製作、空運來台的各種香料、最在地的印度吃法---以右手進食,整個過程就像兩個男人流呼著汗相濡以沫,空氣中彌漫著汗水、香料、思念、情義等各種味道,假食物之手,跳出印度漢子的鐵面柔情。

用手進食其實得很有技巧的,一人一個碟子,白飯旁放著蔬菜、魚肉、雞肉、豬肉。醬汁之於印度,就像爺爺手裡的那杯啤酒對保力達,菜餚絕不可以單獨存在,而是得帶著濃淡不一的醬汁,和在飯裡一起吃的。於是,肉色也都掩映在醬汁之下,誠如一個個充滿肌裡的印花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