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打包

從馬公坐往吉貝的快艇上

開始打包了。

從前有段時間,每一、兩天就得上飛機、住旅館,打包成了家常便飯、不須思考的工作能力,在那一年的訓練下,讓我自覺自己整理起行李來,又快、又不易遺漏(雖然有人不認同)。尤其短期旅行,幾件快乾衣、盥洗用具、保養品、幾本書,加上一個好用的大包包,拖著或揹著,就能走了。

前幾個禮拜的日本行,在讀書會結束後,熬了一晚,我把新開張的自助旅行包從架上取下,先聞聞他原本的,再裝進新的、屬於我的味道,如貓咪般,用氣味霸占空間。

這次去澎湖,我打算用和日本一樣的包。一樣的空間、相似的打包方式。如預期般,一直打包不完。

傑說:你就不要帶太多東西,幾件衣服就好,反正我們還會再回來。

一邊提醒我要少帶東西的他,卻正在整理著一個又一個既大且難帶的攝影器材與配件,讓我覺得,除了衣服外,他好像什麼都想帶。

要怎麼不帶太多東西又能讓吉貝有家的感覺?

一個習慣用的馬克杯、放在床頭前的幾本書、睡覺用的小抱枕、洗澡用的大浴巾、愛戴的幾副耳環、剛印好的土豆人衣......

夠了嗎?

要怎麼讓吉貝有家的感覺卻在回台北時不覺得在度假?

我把枕頭、棉被、每天穿的室內拖、在台北愛穿的幾件衣服留在家裡。還預備在離開前,把家打掃乾淨,想像他靜靜等待歡迎我們回來的樣子。

突然間,每一件物品的取捨、擺放都有理由與感情。
書要帶哪幾本?鞋子要穿哪一雙?櫃子上剩下的米要不要帶走?冰箱裡的鹹鴨蛋呢?

facebook裡的朋友放在虛擬空間裡,帶不走,也不用離開
e-mail裡的群組討論串,跟著回應、跟著起鬨,湊熱鬧的旁觀者
從咖啡廳取回的張張活動DM,丟進資源回收桶
每幾個月要見一次面的朋友,用通電話,道聲再見

還有好多東西要打包,在星期四下午上飛機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