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所有寫論文的病症嗎?焦慮感席捲,口中總是喃喃自語,沒課一整天賴在家,拉塌不堪,如果有個隱藏式攝影機,片名絕對可以叫做“失智青年的一天“。寫論文本身應是個知識份量滿載的事情,如今自己卻像個失智老人般,迷迷糊糊的過活!
怕怠慢,所以不敢晚起,即使身體疲累的很,仍是被壓力與罪惡感拉著起身,身子起了,腦袋卻仍是空著,想著論文題目,看著要念的書單,甚或不知道這些是不是自己的書單,處處都覺得頭痛!!昨天和指導教授聊過,他說:「現在你對於經驗現象的想法都有了,有了珍珠,但你要把他變成珍珠項鍊,要找到串起珍珠的那一條線」。是的!我知道要找到那條線,只是,哪有那麼簡單啊!理論何其多,我又選了一個超冷門的題目,一時之間,根本想不到理論的對話對象,只能這邊看看,那邊找找,好像每個都有關係,又好像每個都沒關係。我的指導教授又舉了個例子:「你做這個題目,就像是在shooping一樣,現在逛到賣地板的,仔細的看了,但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用得上,但書是不會白念的!〕shooping好像很好玩,可是有血拼的人都知道,那可是要先作好功課、到現場挑選,再狠狠地刷他個一筆,也就是說,那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本“!!買東西交易的是金錢,寫論文交易的是時間。
光是想到要和那一大堆的英文、理論奮戰就覺得不寒而慄,再看看自己的時間,研一發了瘋似的盡量把課修完未必有什麼很大的幫助,雖然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拿來弄論文,但面對則那深不可測的理論大海,真不知要怎麼找到可以串起珍珠項鍊的那一根針。更慘的是,我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論文題目,是不是有過度詮釋的問題?沒人研究是不是就是不重要?會不會是我想太多?我真的有能力應付這樣一個探索性的題目嗎?
於是,我的指導教授又有了答案:「這是一個好像和什麼都有關係的研究,可能有點難度,要看得東西比較多,但看你這麼認真,應該可以挑戰一下」。我喜歡挑戰,但用論文來挑戰,那可是兩年、三年、四年與無法畢業之間的差別,我的信心度下降,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所有能力,也開始覺得自己是笨蛋,懷疑自己的智商,做著同學e-mail來的邏輯測驗,想要從那裡找回一點自信。
這真是一個自我否定、疑神疑鬼的過程,我幾乎每天都要懷疑一次自己的論文、懷疑目前正在念的書、懷疑這學期修的課、懷疑自己的智商與能力、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被外星人接走......這種懷疑從學術延伸到生活,不但懷疑自己的學術能力,也懷疑起自己的生活能力,想著色戒裡麥太太的堅定眼神,他心理應該也是懷疑的吧!!
我把這個稱為論文前期症候群,可能是專屬於我的焦慮感,也可能是許多人共有的體驗,而這,都只是論文的剛開始,接下來的中期、後期,不知道又會有什麼症狀?老實說,我連自己能不能到中、後期都懷疑,如果題目不明確、如果還是這樣的焦慮無頭緒、如果找不到理論對話對象、如果沒有足夠的創見與貢獻,那就會一直停留在前期了吧!!
這是一個為論文苦惱研究生一個人時,發自內心的深層murmur,雖然懷疑無所不在,焦慮如影隨形,但對畢業與自我要求的渴望依舊,murmur過後,還是要拾起書本,開啟電腦,希望murmur過後,雨過能天晴~~
4 個月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