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這本書我拿到就想買。」
「真的嗎?什麼原因?」身為編輯的我笑咪咪實則有點心懷不軌的問下去。
「感覺就很有份量,內容很豐富。」
「不會覺得太重嗎?」
「哪會,這樣扎扎實實的一本不是很好?」
那是一本三百多頁的食材百科,在初期規劃時就決定要這個頁數,也特別選了磅數比較大的紙張與開本,希望能從形式開始,就呈現出百科的權威與專業感。
不用特別說, 每次估價時,Mr. print一定會順道幫忙算出書的厚度,1.1公分跟1.5公分在現實生活裡看起來差別不大,就像一個169公分的人四捨五入到170公分我們也不會跟他計較太多,但對做書來說,小小的0.4mm可就「差很多」了,多到足以讓編輯即使時間有限,也得硬生生的把內容給生出來(不能只叫美編排鬆一點),把那看來毫不起眼的0.4給填滿。
不信,拿把尺來量量,如果把日常生活裡一點都不放在心上的0.4mm加在書上,拿起來的厚重感絕對不同。就好像每次當我把筆心從0.3換成0.4,書寫的滑暢感立刻好上數倍。對一本書來說,「內容」、「厚度」、「價格」密切相關,書背的厚度便是讓編輯可以墊墊份量,想像一本書的賣價與「拿在手上」的感覺有沒有名實相符。
這種名實相符的感覺很難說,簡單來講,就是要給人一種CP值還不錯的感覺,尤其在現代人荷包越抓越緊的情況下,划算或至少合理這件事相當重要。
但,說實話,對於我這樣一個覺得內容比形式重要,只要內容夠好不惜餓肚子也會想買書的人來說,一直在那邊算厚度實在有點小家子氣,而且我想我應該可以隨便舉出幾個書薄高價但又不算小眾的例子吧。
為了不要陷入無意義的自問自答,我問了幾個和自己品味不同的朋友,也觀察了書市的現況,以及定價與厚度間的關係,更在夜深人靜時捫心自問對於掏錢出來、不負責任按讚與無條件支持朋友間的差別,然後我發現自己竟然有幾次在面對著很不錯的出版品時默默說出了:「怎麼這麼貴」等令人膽戰心驚的言論,還在結帳時發現沒特價的詩集後,默默的把她放回原位,決定回家讀自己原有的版本就好(但我原本是想比對另一位譯者版本的.....)
我願意花1000塊買一張劇場門票,花500塊買一張CD,也喜歡每個禮拜進電影院或每月買一本大誌雜誌,但我卻把一本300多塊,沒有特價的詩集給放下,原來面對書,我潛藏著如此的斤斤計較。
於是,我開始比較心甘情願的回應和書背有關的問題,也發現自己為了充實書背而多做的執行工作的確讓書變得更扎實有份量。
而且最厲害的其實是.....
主管只要透過對那幾毫米的掌握,就可以控制大眾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與編輯所要付出的心血。
管理從來不用面面俱到,只要挑幾件重要的事出手就好。
而對得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市場的編輯而言,魔鬼永遠藏在細節裡。尤其,當面對著我越喜歡的題材,越想傳遞的訊息時,除了好的內容、排版、文案、封面外,也別小看了那名實相符的o.4m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