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我這幾個月來做的頗用力的一本書。用力的原因除了因百科資訊豐富,本就有許多需要確認與安排的部份外,還有我自己的關懷,以及和設計師在版面上的突破與調整。
面對著進口雜糧的低價競爭,台灣農夫走的是一條對土地友善,食材來源清楚的種植之路,他們肩負著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小小使命,希望可以提供更健康安全的好食材。
不過,可能因為大家對雜糧烹煮的想像太過貧乏,對很多人來說總覺得這個議題太過遙遠,一切還是要回歸生活,我因此興起了一本想要告訴大家雜糧怎麼吃,以及為什麼要吃他的書,並介紹幾個台灣雜糧復興的產地故事,輔以營養師觀點,希望讓雜糧不只是農業上的議題,而能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一些,並以實際上的支持,直接跟農夫買。
印象最深的是那天採訪荳之鄉的蘇大哥,當我問他進口雜糧跟本土雜糧有哪裡不同時?他告訴我,最重要的是種子從哪裡來?當種子累積數代,逐步找到和土地最適切的關係時,喝一口豆漿,便是喝到這塊土地的特色。
這是風土、是記憶也是身世,是國外來源說不清楚的進口雜糧所無法取代的。
做完這本書,我發現收穫最大的其實是自己,我從原本的關心議題,到現在每隔幾天就會泡著小麥茶(台灣小麥簡單炒過泡茶超好喝~)、拿炒好的黑豆當零食吃(有豐富的花青素),煮飯也開始加起紅藜或豆類(營養師說每天要吃1/3的全穀類),最近還想試做紅薏仁堅果沙拉。
百科書的規格不小,謝謝天使們的幫忙,這本書從資料撰寫、食譜整理、料理拍攝到採訪都有好多人的協助。尤其Wenyi Liu和 黃楷芸簡直是我的左右眼,所有沒注意到的,都被你們溫柔的提醒了。也謝謝 歐陽如修與Peter Wu的好文筆,以及 郭璞真替食物們細緻的拍攝擺盤,讓所有的照片都充滿溫暖。
也希望這些榖物豆豆們能展現力量,讓五榖雜糧不再只是少數人關心的「議題」,而能成為大家共同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